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作业软硬件条件已具备
发布时间:2025-11-19 12:11
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正式开始全岛封关。封关后,整个海南岛将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以“一线放开、二线管控、岛上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 全岛关闭边界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会给企业和旅客带来哪些变化?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精准的监测?海关总署11月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关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总体情况。 所有不属于第3类的货物均可通过海关监管以外的路线出岛。 建立了海关通关业务监管制度。潘成,自由区及S区主任海口海关总署特区发展办公室介绍,海口海关针对“零税”货物和增值税免税加工政策货物制定了海关层面的12项细化支持制度,包括全程监管、“批量放行、集中申报”促进措施、口岸监管等。 封关作业的软硬件条件已经具备。封关行动要求8个对外开放口岸高水平完善,建设10个“二级口岸”。潘成表示,全国10个“二类口岸”已通过验收,监控设施设备已投入使用,海关智能监控平台投入运行,海南国际旅行卫生中心等4个关区保障项目投入运行。 岛上已有129家企业获批试点开展增值业务。截至今年9月,海关监管内销商品110.8亿元,其中免征关税8.6亿元。建立了重点风险防范和管理制度。今年5月以来,沿海海岛高风险免税金额比例连续六个月保持在2%以下。 如何才能实现“放开‘一线’、管住‘二线’、解放岛屿的海关监管体系?”潘程表示,无论什么“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就能管得精准、高效、便捷。 尽可能简化“第二层”陈述。需要通过监控路线出岛的产品有三类:“零关税”、零关税加工的增值产品和放宽贸易管制措施。除货物外,规定:其余货物可以通过海关监管以外的路线离开该岛。我们将创新推出“单一出境、集中申报”通关模式,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一次申报、一地放行”。一是企业可凭审批清单一次性为出岛货物办理“二次”手续,并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办理账单和报关手续,从而促进货物的岛外销售,缩短运输等待时间。 海口海关关长高瑞峰表示,“一线”通关变得更加便捷,申报项目由105项简化为33项,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二线”监管将更加精准,最大限度促进海南岛与内地贸易往来。循环岛内变得更加灵活。 “零关税”产品进口后,海关将以企业为基础建立电子账簿,实行电子跟踪管理。 “零税”货物及其加工品可在自由贸易港自由仓储,无仓储期限。 降低加工免税增值政策的享受标准,扩大享受范围。 封关操作后,海南自贸港全区将实行增值税加工免税政策,促进产业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在海南自贸港加工的进口料件,附加值大于30%(含)的,通过“二线”进口到内地的,可免征进口关税。 关关后,增值加工免税政策进一步优化,危机放宽企业受益条件,取消鼓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60%以上的限制。进口料件范围扩大至“零关税”进口产品。优化了加工增加值计算公式。海南自由贸易港自产产品价值可计入增值部分。可以扩大增值积累的加工范围。对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生产过程的前、后阶段由不同注册企业加工制造的进口保税货物,附加值可以累加计算,可以鼓励企业拓展和延伸产业链。 “降低福利标准金额、扩大福利范围,有利于相关企业的发展“鼓励和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他表示,阿杜阿纳将帮助企业了解和利用政策。 消费税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新岩介绍,“零关税”进口产品包括通过海关清关运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进口产品。对于在“一线”进口环节或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内优惠机构间流转时已缴纳或退还进口税款的,“零税”货物及其加工品通过“二线”进入内地的,相应料件不再另行缴纳进口环节税。其中,与拖欠进口关税相关的进口相关税款将不再退还,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政策调整后,沿海海岛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28.52%。 截至 N11月1日,关于调整离岛游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正式实施。新增两个产品类别和三个产品子类别,将离境旅客纳入优惠范围。同时,将允许6种国产产品在偏远岛屿免税店销售。岛民只要在一年内离开岛屿,就可以无限量购买并收集产品。 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办公室副主任华正红介绍,海关优化了国内货物通关退税流程,落实智能监控设备,优化服务保障,实现新类别货物在海关预登记、入库。新政实施以来,新增家电热销,出境游客购买量持续增加舒适。截至11月17日,海关所辖离岛免税销售额13.25亿元,比上年增长28.52%。 《人民日记》(2025年11月19日,第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