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通讯员 王晓亮)近日,孝南区城管执法局举报的“聚焦分类,创新方式,打造城乡进步‘孝南模式’”案例被评为中南六省(区)垃圾分类示范案例。
此前,今年4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12345”工作方式和城市“汽车+住房”模式被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示范案例。孝南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再次得到省里的认可,充分体现了孝南区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垃圾分类领域的不断创新和成效。
近年来,孝南区以哈盖湾为农村试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因地制宜,大胆实施,创新推广“一井两桶三房”分类模式。通过入口处回收、安装干湿垃圾桶、入口处专人收集、公关、监控等方式,村民的“我要分类”意识从“我要分类”提升为“我要分类”,试点区生活垃圾减量化率提高至31.5%。在华光村等村,安装“生活垃圾站”并引入积分兑换机制激发村民参与,减少了垃圾来源和成本,每年节省处理成本近83万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决策方案、干湿分类、三种管理机制、四种激励和考核手段、“户分类”五阶段治理体系。“12345”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方式,系统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
在市区,港南区发挥“福福”理念,创新推出“车+房”的分类收集运输模式。我们投资配备了垃圾分类棚、分类收集车、专职保洁员等设备,对生活垃圾实行“按铃”收集巡逻和二次分类,基本杜绝了“分后混放”,实现了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一体化管理。这一模式目前正在辖区多个乡镇和地区推广,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97%。
荣誉是一种动力,是前进的动力。科乐美邻里U区科局将继续立足实际,探索垃圾分类新方法,用更加现实的手段推动“小南模式”垃圾分类,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